11 月 26 日,北京市教委对外公布教育领域开放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本市将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国际教育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更高水平的开放改革。2019 年至 2021 年,北京将在“三城一区”、海淀、朝阳等区域,新建 11 所国际学校,并将在城市副中心布局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市计划新增接受外国学生资质学校 50 所,以实现本市资质校总数超过 330 所的目标。
《行动计划》将加大国际教育供给,在三城一区等地新建 11 所国际学校。在加大国际教育供给上,本市在 2019 年至 2021 年将持续推进多项改革:一是完善国际学校布局,在“三城一区”引进人才密集地区和海淀、朝阳区等重点区域,新建 11 所国际学校;二是合理确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规模,支持现有项目与“三城一区”引进人才密集地区和海淀区、朝阳区等重点区域的新建学校开展合作,发挥其在推动国际教育发展方面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三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现有接受外国学生学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资质校数量,新增接受外国学生资质学校 50 所,实现全市资质校总数超过 330 所,覆盖全市 16 个区。
《行动计划》将培育教育示范项目。包括培育一批北京高校高端培训示范项目、建设“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推进一批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示范项目、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布局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动北京中小学与国外知名中小学开展交流项目和支持与国际知名院校开展中外合作等项目。
《行动计划》将扩大教育开放规模。包括引进一批国际知名的职业资格证书、举办高水平职业教育中外合作项目,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行动计划》将下放行政审批权限。试点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审批权限下放至区级教育行政部门。
来源:北京市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