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协会概况  政策法规  行业动态  行业党建  会员之窗  教育评估  社会公益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党建>>党建研究>>正文

浅谈青年党员的党性修养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9-30

2015-9-24 08:53 来自: 北京组工网

今年6月29日,中组部发布2014年党内统计公报,截至2014年底,党员总数为8779.3万名,现有基层党组织436万个。其中,35岁及以下的党员2247.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5.6%;36岁至45岁的党员1779.2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0.3%。换言之,我们党45岁及以下的青年党员人数达到了4027.1万名,占到党员总数的45.9%,接近半数。古语有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青年党员更是责无旁贷。因此,青年党员必须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政治信念,先进的思想觉悟,坚强的组织观念,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反观现实,有些青年党员在党性修养方面,与党的要求和党的事业的需要还远不适应,无法承担起党和国家交于的重任。主要表现在: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等思想影响明显存在;分辨是非、抵御诱惑的思想理论能力不强,免疫力较低;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学习和掌握不够;对党的历史缺乏了解;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负责精神和使命感不够坚强坚定。究其根源应在于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有些青年党员并没有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而是将加入中国共产党简单地当做是一种荣誉,或者说只是一种身份、一个名称,就像一个资格认证一样。二是入党动机功利化。一些青年党员在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可能并不清楚党的宗旨、理想和信念,他们看到的只是党员这个身份带来的好处,比如说参加公务员考试时,有些岗位要求必须是党员,入了党就可以报考一些较好的职位,还有的人认为入党是当大官的前提,入党就是为了当官,这些人都将入党当做了一种筹码。三是只重视业务能力不重视思想政治水平。一些青年党员认为自己的专业技术好、业务能力强,就是一名合格的党员,放松了自己在思想方面的要求,导致这些人在思想上言论上行动上不能和党保持一致。四是错误的示范动摇了青年党员的立场。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下大力气反腐成效显著,打掉了一个又一个的“大老虎”和“小苍蝇”,但是当这些“老虎”“苍蝇”在位的时候,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表里不一,这对许多青年党员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党员党性修养问题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青年党员必须按照党性原则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应该成为社会的中坚,民族的脊梁,阶级的先锋和时代的楷模,从而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要增强党性修养,就要坚定理想信念。一是要有正确的入党动机。习总书记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别来当官”。这一教诲时刻提醒青年党员要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要有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有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的觉悟。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作为一名中国人,在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刻起,便是这一生最高贵的信仰。青年党员要抛开世俗功利,用心去研读党的历史和理论,从中体会共产主义的真谛,将其作为自己的信仰,沿着这一方向不断前行。二是要有远大的理想。李源潮同志曾在全国年轻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上说过:“年轻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立志做大事,就要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青年党员还要立志高远,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不能为眼前的琐事所羁绊。三是要有“两个意识”,即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青年党员要自觉地服从大局、服务大局,把自身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思考、去把握、去谋划。要主动融入大局,关注了解大局。要时时处处维护大局、发展大局,正确处理好全局、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善于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只有这样青年党员才不会在利益与诱惑面前迷失自己,才能始终把个人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党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充分体现人生的价值。

要增强党性修养,就要强化组织生活。一是严格的党内生活是青年党员增强党性修养的组织保证。习近平同志强调:“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青年党员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党内生活,借助严肃、规范、制度化的民主生活、组织生活等党内生活,青年党员能够从组织和其他同志那里获取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严格的党内生活,会让青年党员感受到组织的严密性、纪律的严格性,把一些无视党章和党内法规的思想和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逐步养成敬畏组织、遵守纪律的思想氛围和行为习惯,把组织性纪律性深深植入头脑之中。二是深入的理论学习是青年党员增强党性修养的根本途径。青年党员要认真学习党的经典著作和论述,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系统学、贯通学,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切实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同时,要坚持把学好党章摆上重要位置,深刻理解党的性质和宗旨,深入把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进一步明确言行的基本规范,不断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真正使党性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青年党员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党的纪律和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是党的生命线。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青年党员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五个必须”要求,切实增强组织观念,严格遵守组织纪律,自觉服从组织决定,凡事都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考虑,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真正做到懂规矩守纪律。

要增强党性修养,就要加强实践锻炼。一是要在实践中培养对人民的浓厚感情。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必须要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问政于民,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坚持问需于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问计于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真正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基层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全面地了解基层的情况,,真正弄清群众所需所想,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在工作中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二是要注重在基层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习总书记也说过,“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就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知道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我们青年党员要自觉到条件艰苦、工作困难、情况复杂的地方,去接受考验、加强锻炼,通过艰苦复杂的环境砥砺品质、锤炼党性。我们青年党员要自觉到群众和工作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去“苦心志”、“劳筋骨”,把挫折和困难当成锤炼党性的炉火,在实践中汲取丰富营养、提高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做人实、创业实、谋事实的新时代青年党员。三是要在实践中起模范表率作用。“德不孤,必有邻”,青年党员不仅要经得起来自于多方面的考验,还要走在前做表率,秉承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的求实精神、实事求是和高度负责的科学精神,以及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进取精神,用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影响、带动周边的人。

修养不是一时之事。青年党员是党和国家的未来与希望,肩负着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应把党性锻炼当成一项人生的必修课,一种日常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力争成为一名党性坚定、奋发有为的时代青年。青年党员要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编辑:英艳 日期:2015-09-30

 

 

  Copyright@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教育热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主办单位: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 服务热线:010-6898756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 邮编:100083
京ICP备 20019501号-1
联网备案号:1101080204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