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协会概况  政策法规  行业动态  行业党建  会员之窗  教育评估  社会公益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党建>>党建研究>>正文

北京吉利大学党委(修改稿)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3-18

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

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之六

努力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北京吉利大学党委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北京吉利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国庆,我发言的题目是《努力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北京吉利大学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吉利集团创办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6月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成立了校党委。目前,学校党委下设5个党总支、2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4000余人。近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先后获得“北京民办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高校德育先进集体”、“昌平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一、加强党委自身建设,把党委建成学校发展政治核心

校党委深刻认识到,加强党校党的建设,对于发挥监督保证作用、确保正确办学方向,意义十分重大。在学校教育发展中,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只能巩固不能削弱、政治核心作用只能加强不能淡化。工作中,我们首先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及时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确立了党组织在学校的政治核心地位。工作中,我们注重优化班子结构,9名党委成员中,校级领导4名,机关干部2名,基层一线干部3名;坚持实行党内民主,讲政治讲团结,议大事管方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工作,不断提高集体决策能力;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探索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建立了党政联席会议、党政干部交叉任职、聘任干部党员优先、党组织议政议教议学四项制度;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扎实开展理论学习,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抓好党务部门建设,设立党委工作部,配备专职党务干部,党委工作部作为集组织、宣传、纪检、统战等工作为一体的综合职能部门,在学校党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支部建成一线坚强战斗堡垒

党委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适应新形势及时成立新支部,在全校实现了党的组织覆盖;注重选准配强“班长”队伍,加强支部支部班子建设,坚持以评促建原则抓好支部经常性考核,目前各学院党支部书记都由院级党员领导干部担任;注重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针对部分党员不愿亮明身份、少数党员自存个人组织关系成为“口袋党员”等问题,我们号召党组织主动找党员、党员主动找组织,把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凝聚到党组织中来,截止目前,已有100多名党员想方设法从外地转入组织关系。我们还注重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严把“出口”关,建立并落实党组织与离校党员签订承诺书制度,对于毕业生党员或离职教职工党员中暂时无法转出组织关系的,支部与其本人签订承诺书,明确规定其责任与义务,近几年共有86名流动党员签订了承诺书;严把“入口”关,建立党员接转组织关系联审制度,经审查合格的党员,及时编入其所在单位党支部,对不合格档案或造假档案进行严肃处理。严格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可喜成果,到目前为止,300多名党员被评为校级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40名党员被评为市级、区级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德育工作者。

三、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创新高效

校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广泛深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一是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思想大讨论。2010年以来,在校党委领导下,学校各级党组织和行政部门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深入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组织开展了教育教学改革大讨论,为教育教学改革打牢了思想基础。二是探索实施导师制特色育人模式。校党委坚持立德树人原则,大力改革学生管理教育模式,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各学科层次导师制优势、深入分析学生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实施导师制特色育人模式,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相对固定和连续的导学关系,把“教书”与“育人”真正地结合起来。这一模式实施以来,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好评。三是建立安全工作长效机制。校党委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以创建家长放心、学生安心的和谐校园为目标,狠抓安全稳定工作,实行了安全稳定工作“一票否决”制,定期召开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狠抓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建立了安全工作预案,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安全演习和安全教育月活动。几年来,学校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做到了保一方平安,为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做出了努力、尽到了责任。

四、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积极履行民办高校社会责任

学校各级党组织带领全体党员自觉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坚持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青年学生到马池口镇等地开展义务法律咨询服务;为昌平区一些单位义务提供翻译工作,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提供义务服务;到“太阳村”辅导需要救助的儿童;长期坚持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开展支教扶贫工作,学校被呼和浩特市评为“扶贫支教先进单位”。二是踊跃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全校党员持续开展“共产党员献爱心”活动,为构建和谐宜人新昌平作出贡献;带头向四川汶川、雅安等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组织师生开展义务献血等活动。三是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我校主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近几年来,学校共有70多名学生到顺义等京郊农村应聘村官赴基层一线工作,为昌平区禾子涧村等对口支山扶贫村支援人民币10余万元,每年年终到北小营村等村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粮油,校党委还与马池口镇党委签订了文化建设合作协议。2011年9月,学校被昌平区评为“对口支山扶贫先进单位”。

虽然我校党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努力。下一步,我们将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校师生,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扎实开党建工作,不断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谢谢大家!

编辑:英艳 日期:2014-03-18

 

 

  Copyright@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教育热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主办单位: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 服务热线:010-6898756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 邮编:100083
京ICP备 20019501号-1
联网备案号:1101080204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