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协会概况  政策法规  行业动态  行业党建  会员之窗  教育评估  社会公益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党建>>党建研究>>正文

民教协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党支部(修改稿)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3-18

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建

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之四

深化民办学校党建 创新特色国际教育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党支部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范胜武,我汇报的题目是:《深化民办学校党建,创新特色国际教育》。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是全国首家“政府出政策、企业出资金、专家办学校”的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寄宿制新型学校。1994年9月经市教委和海淀区政府批准正式开学,2011年6月举行揭牌仪式,正式转型为国际学校。校园占地面积88000平方米,设有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留学生部,现有65个教学班、1753名学生、306名教职工。181名教师中,特级教师5位,外教14位,海外归国教师16位。学校党支部成立于1999年9月,目前组织关系在校党员共计35人。工作中,我们注重发挥“四个作用”,有力助推了学校科学发展。2010年至今,党支部撰写的4篇党建论文,分别获得海淀区教育系统党建研究会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先后获得区政府“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区教育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集体、区教工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一、办学思想——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

学校在转型过程中,党支部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明确发展方向,制定五年纲要、三年规划,号召党员率先垂范,带领全体学生、教职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积极探索办学规律,实现了学校发展质的飞跃。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做豪迈的中国人”的校训和国际化转型的发展战略,引进国内外优质资源,挽住了两支有力的“臂膀”,即国内名校北京市十一学校和美国著名私立高中费尔蒙特学校;确立了“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世界公民,办成学生幸福、教师发展、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中西文化合璧的国际学校,办特色鲜明的学校、促使学生在各种活动课程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出高情商的国际化人才”的办学目标,制订了《2011—2016年五年发展纲要》,明确了转型期的三年规划,即2010-2011学年为“规范年”,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学生学习行为、规范干部管理行为、规范教师评价方式,2011-2012学年为“质量年”,在形成良好风气的基础上,加强过程管理,使三个学部教学成绩都上台阶;2012-2013学年为“内涵发展年”,突出特色发展、底蕴建设,围绕课程内涵、学生内涵、教师内涵、学校内涵进行全方位提升。同时,注重沉淀校史画册,凝练课题研究成果,装修改造教学设施,打造了优质的教育品牌。

二、师生成长——发挥党支部导向作用

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塑学生中国灵魂。党支部以德育工作为抓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分阶段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让孩子从小便在心里埋下爱党、爱国的种子。我们坚持举办“五月红歌会”、“奇思妙想创新篇,快乐童年构蓝图”系列活动、“团旗飘扬九十载,青春激荡放光彩”朗诵比赛、“少年先锋岗”天安门活动、新生军训、“建团离队”仪式、校园读书节、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做人课》课程、感恩教育、礼仪教育、爱心教育等,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将中国文化的精髓根植于心中。二是掀双培活动风潮。在党支部的引导下,校内掀起了“双培”活动热潮,将党员同志培养成教师骨干,将教师骨干培养成党员。通过各种形式,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和思想素养。活动员,一大批优秀教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党组织注入了新鲜活力。三是寻革命光辉足迹。党支部带领党员走出校园,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狼牙山、平津战役纪念馆等,使他们增强了党性观念、净化了思想灵魂。四是献爱心支教活动。我们组织中外英语教师组成“光彩使者”志愿者队伍,到打工子弟学校举办英语展示课,传递国际化教学理念和方法;党支部代表学校多次向多所打工子弟学校捐赠教学设施;校领导率先垂范,带领优秀党员教师,前往山西冯村博爱学校义务支教,并捐赠笔记本电脑、校本教材、学生文具等。五是建“家”样校园。党支部注重人文关怀,坚持从教职工切身利益出发,努力构建和谐温暖、团结向上的家庭氛围。近三年,大幅度提高教职工待遇,发放各种节日福利,提升了大家的工作热情。我们还定期召开教师代表大会,实行民主管理,推动了科研兴校、领导强校。

三、创新特色——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

在学校国际化转型过程中,我们倡导科研兴校,创新特色教育,从宏观上把握了学校教学的发展方向,推进了日常工作的高效运行。一是创新教学特色。构建国际课程体系,深入开发校本课程,采取每班25人的小班制,贯彻分层次走班教学,为学生配备导师,实施过程性评价管理,开设多彩兴趣班,让每个孩子获得理想发展。二是引入国际元素。我们组织了大量活动,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组织“奥林匹克运动会”、“五洲城市运动会”、全英文圣诞晚会,承办“中澳青少年网球对抗赛”等,移植国际项目,让学生在校内感受国际气息。与数十个国家开展交流活动,组织高中生前往美国合作高中学习历史课程,入住寄宿家庭,体验纯美式教育和民俗文化。

四、创先争优——发挥党支部示范作用

我们鼓励党员教师发挥示范作用,提升了全校教师的业务与师德水平。一是开展“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活动。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比修养、比学习、比奉献、比业绩,争创师德优秀、教育教学质量优良、让学生家长满意”的“四比两优一满意”活动,鼓励教师在优秀党员、教师骨干的带动下提升综合素质。二是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党支部坚持每月评选一次模范教师,使之成为“月度人物”;每季度在行政部门推选一次,优秀员工,使之成为“季度之星”;把模范教职工的照片和教学感言、人生感悟公示在校园橱窗里,让先进事迹辐射影响更多人。在每年的教师节大会上,我们都要隆重表彰优秀党员、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师德标兵等,调动和激发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五、收获成果——彰显党支部旗帜力量

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学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一是招生情况日益火爆。我们坚持提高办学品位,严控生源质量,生源的数质量大幅提升。2010—2012年招生成绩每年上一个大台阶,今年招生比例达到高中6:1,初中7:1,小学10:1。二是学生成绩节节升高。今年高中部首届中美合作项目毕业班学生,90%被加州大学、迈阿密大学、宾州州立大学等美国排名前100位的知名大学录取;高二学生参加美国AP学科考试通过率达到80%以上,19名学生被美国大学理事会授予“AP学者称号”;2012年,中考成绩迈入海淀区第21名;小学接受北京市英语、体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优秀率分别高出北京市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部分来自欧、美、亚、非等国留学生还考入了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等著名学府。三是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先后获得“北京市先进民办学校”、“北京最具影响力学校”、“海淀区文明单位”、“中国十大品牌私立中小学”等荣誉。2012年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评为“特色建设先进学校”、“办学特色示范学校”,被海淀区授予首批“基础教育国际化试点研究项目实验学校”,学校党支部还被区教委评选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教育国际转型的道路上,我们将着眼未来,扎根实际,继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体教职工为创新特色国际教育、培养新型国际化人才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编辑:英艳 日期:2014-03-18

 

 

  Copyright@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教育热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主办单位: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 服务热线:010-6898756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 邮编:100083
京ICP备 20019501号-1
联网备案号:1101080204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