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绩效目标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致使弱势群体集中的社区、学校所具有的教育资源严重落后,而这又制约着弱势群体子女的成长。红烛行动希望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组织有能力的会员为受助对象提供各类软硬件资源支持。
(一)、社区托管小课桌活动
在社区、学校或帮扶单位自身场地,为弱势儿童提供长期托管服务。同时,利用这段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绘画、读书、舞蹈、书法、电影赏析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创意手工和倡议美术,通过老师的引导,以不同的主题来开展创作,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流动少年宫活动
针对弱势儿童缺乏兴趣培养机会的现状,选派专家、志愿者定期到社区、打工子弟学校、特教学校、福利院及薄弱学校组织开展科技、音乐、艺术、舞蹈、绘画、体育游戏等培训、兴趣小组活动和各类比赛等;部分帮扶单位还开放自己的图书馆、操场、文化设施,让敏感的弱势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培养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体验式亲子活动
开展亲子英语角、弱势群体早教指导、亲子安全自救指导活动、节日亲子运动会活动等,在丰富生活的同时,增进家长和弱势儿童间的亲情。通过这些活动增加家庭交流机会,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从而帮助孩子顺利成长。
(四)、节日联谊感恩活动
利用感恩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孩子团结友爱、谦卑礼让、乐于助人、勤劳朴实、尊师敬长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也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五)、社区4点钟课堂
为了帮助弱势群体儿童做好课后安排,让孩子安全度过将近2个小时“管理真空期”,同时对孩子进行辅导管理,不单单可以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还能营造温暖健康的成长环境,更能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首钢幼儿保教中心等6所学校和社会组织将面向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板桥村、首钢大地金顶街幼儿园、北京市官园地区等18个弱势集中的社区或学校,围绕上述内容将组织专家、教师1000余人次、志愿者1000人次和工作人员750人次,开展各类活动约320场,直接受益儿童达35000人次。
二、组织架构
该项目由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刘林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执行会长
副组长:吴凤臣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
杜松彭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监事长
马学雷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宣传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办公室组成人员如下:
主 任:马学雷(兼)
副主任:王耕
成 员:程琳 胡丽雷 陈玉梅 李丹 刘睿婧
三、项目内容以及进度安排
(一)、新市民生活馆
1、为官园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和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全年托管(好学生学堂和学龄前亲子活动)和兴趣班,每周6天,每天约30人,举办约210场,覆盖人次总计9000人次以上。
2、为官园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和低收入家庭提供早教兴趣课程,包括创意手工、创意美术、读书会、儿童电影欣赏、书法,其中创意手工、创意美术、读书会和书法每月3次,儿童电影欣赏每月1次,举办24场,覆盖人次3600人次。
3、组织官园地区外来务工及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外出活动,带领他们走出社区,认识北京特有的建筑,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外出参观活动每月1次,参与人数每次20人。举办8场,覆盖人次160人次。
(二)、流动少年宫活动
主要提供课外活动帮扶培训。针对和谐星火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方面的实际问题,本活动从9月份开始至2016年4月低结束,共计提供培训40场、164课时,覆盖人次18588人次。主要开展项目大概分为十六大类,分别是:军旅生活体验、英语口语交际、合唱比赛、创意图画、艺术形体、手工制作、手抄报、计算机应用、素质拓展、手工制作、文艺歌唱比赛、形体/舞蹈类课程、视野拓展类课程、古诗词背诵大赛、声乐课、安全知识学习等。
(三)、体验式亲子活动
1、亲子英语角活动项目,向老山西里幼儿园举办弱势群体幼儿家庭英语角活动1场,面向老山社区的弱势儿童家长,约50人,儿童50人。
2、弱势群体早教指导项目,对古城幼儿园开展早教指导活动1场,面向古城社区的弱势儿童家长约80人,儿童80人。
3、亲子安全自救指导活动项目,组织金顶街幼儿园组织亲子安全自救活动1场,面向金顶街社区的弱势群体家庭,家长约80人,儿童80人。
4、节日亲子运动会活动项目,举办亲子运动会、家庭游戏竞赛等亲子联谊活动1场。面向苹果园社区的弱势儿童家长,约80人,儿童80人。
5、亲子美术操作体验活动,举办弱势群体幼儿家庭亲子美术操作体验活动1场,面向苹果园社区的弱势群体家庭主要抚养人、农民工子女等群体,家长约50人,儿童50人。
(四)、节日联谊感恩活动
1、文艺演出活动。组织学生团队为通州区周边的贫困学校教师和北京市通州区敬老院进行文艺演出1场。覆盖人次300人次,表演节目。
2、联谊活动。通过互动游戏、互访联谊、互助通信、一对一结对子等形式进行日常互动活动1场,覆盖200人次。
3、定期组织心灵分享会活动。组织北京市通州区七彩打工子弟小学的学生开展1场心灵分享会活动,覆盖280人次。
(五)、社区4点钟课堂
对顺义区赵全营镇板桥村、南法信镇东海洪村、马坡镇荆卷村等流动儿童、特殊家庭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聚集地区开展社工陪伴。
1、社区4点钟课堂活动之学业引导,全面成长。提供24场4点钟课堂活动,解决部分家长因放学早无力照顾的问题。每月至少3次,人数在约20人-40人。
2、儿童谈心联系活动之个别关怀,团队服务。开展6场儿童谈心活动,每场约10-20名儿童。
3、英语角与读书会活动之童书阅读,读出欢乐。开展读书小组活动2期。
4、看北京、爱北京活动之走进北京,走进科学。活动次数2次,每次儿童不少于40人。通过志愿者的带领,参观北京的各处博物馆和科技馆、美术馆,帮助弱势儿童增加对科学、艺术兴趣。
编辑:刘睿婧 日期:201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