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绩效目标
1、针对通州区宋庄福利院孤残儿童开展帮扶活动19次(常规活动每月2次,8个月,3次独立活动),参与的指导老师4人,志愿服务学生120人,受益帮扶对象45人*19次,受益人群共计855人。
2、“播撒爱心,共享阳光”公益服务活动1次 ,受益人群45人;圣诞晚会1次,受益人群45人;“冬日暖人心”送饺子,送爱心活动1次,受益人群45人;义工服务培训3次,每次80人,共计受训人次240人。
二、组织架构
该项目由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组织实施。项目组成员包括:张春先(组长)、刘艳平(副组长)。
本项目包含1个子项目,各子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及负责人分别为: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团委,项目组成员包括:马小栋(组长)、邓宇(副组长)、马亚杰(组员)
三、项目内容
1、“播撒爱心,共享阳光”公益服务活动(每月2次,每次10名学生志愿者,2名老师带队参加。)
(1)针对服务对象的年龄较小的特点,将公益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在平时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渗透进去,提前在网络上寻找公益内容演出不同形式(动画片、微电影等)的视频,并剪辑成适合小朋友们观看的影片。与小学的孩子共同观看分享,并组织观后感的现场发言,使孩子们在接收公益思想意识的同时不断培养孩子们得体大方的理解思维和发言。
(2)组织孩子们参加简单的公益活动,与义工们一起共同参与到房间和福利院公共场地的清洁活动,活动中将一些简单的劳动项目分配给行动能力较强的儿童,使小朋友和义工们可以在劳动的过程中增加互动,促进感情。同时也让小朋友们在劳动的过程中更多的体现自我价值。
(3)陪孤儿聊天。通过培训的义工在聊天的过程中主要以安抚心灵,建设自信心,促进孩子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为主。孤儿最需要的是心灵的安慰,通过与孤儿聊天,让大家倾听他们幼小的心声,对孤儿来说是一种释放;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拥抱,让他们感受爱的温暖。
(4)生活常识和科学小知识的宣讲。通过生动的语言让孩子们掌握更多的生活技巧和科学知识,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圣诞晚会:2015年12月24-25日,50名学生志愿者,2名老师带队。节目内容以学院义工表演为主,中间穿插和小朋友们的节目和互动游戏并送出新年礼物。在我院的双旦晚会邀请福利院老师和儿童参加其中,让小朋友们更多的接触福利院外的世界,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同时也让更多的青年学生看到接触到这些可爱的孩童,能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到我们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
“冬日暖人心”送饺子,送爱心活动:2015年12月22日,20名学生志愿者,2名老师带队。冬至夜,提前准备好物资和小朋友们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在寒冷的冬夜将爱心传递到每个小朋友的心中。
3、义工服务培训(参与培训人员80名志愿者,具体时间地点与外聘专家协商决定)
聘请专家对义工进行项目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志愿服务项目培训、陪护孤残儿童的方法、谈心技巧、心理健康培训等,学习志愿服务基本知识,强化对志愿服务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志愿服务工作水平,同时为大家分享志愿服务经验、创新志愿服务形式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原则,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把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让志愿者们在思想上更深入的认识志愿者的意义和职责,在服务时能更有效的开展工作,使服务效果达到最佳,在服务的同时能够提升自我修养和成长。
四、进度安排
2015年8月:项目启动,常规性义工服务2次,“播撒爱心,共享阳光”公益服务活动;义工培训1次。
2015年9月到2016年1月:常规性义工服务(每月2次,1月份1次,共计9次。),“播撒爱心,共享阳光”公益服务活动;12月24——25日圣诞晚会1次;12月22日“冬日暖人心”送饺子,送爱心活动1次。义工培训1次。
2016年2月到2016年4月:常规性义工服务(2月份1次,其他月份2次,共计5次),“播撒爱心,共享阳光”公益服务活动;义工培训1次。
编辑:刘睿婧 日期:201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