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协会概况  政策法规  行业动态  行业党建  会员之窗  教育评估  社会公益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公益>>社会建设项目>>专题报道>>正文

麦子店街道“中国文化交流体验中心”传承中华文化推广汉语项目

来源: 发布日期:2015-11-09

麦子店街道“中国文化交流体验中心”传承中华文化推广汉语项目涵盖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7000余名外籍常住居民和5万余名中国居民。他们身处国际化社区,热爱文化交流和语言学习。

此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探索社会公共服务机制,以社区服务为契机传播中国文化,打造文化交流的国际平台,更好地满足外籍居民的需要,以社会力量解决社区居民的问题,在推广中国文化的同时,与世界其他各国的先进文化进行交流与合作。

一、绩效目标

1. 传播中国文化,让社区外籍居民通过了解中国文化从而对汉语学习产生兴趣,并成为推广中国文化的志愿者。合计72课时,每次约50人。

2. 促进国际化,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培养社区居民的民族文化使命感,增强社区居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包容和谐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中外居民文化交流活动3次,每次活动约50人。

3. 实现双满足,既要满足世界各国汉语学习者的需求,也要满足辖区内居民的英语学习和文化体验的需求,实现麦子店社区舞台国际化。合计64课时,每次约50人次。

二、组织架构

该项目由北京国际汉语学院组织实施。项目组成员包括:

组 长:北京国际汉语学院副院长桂帆

副组长:北京国际汉语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部主任刘雁安

北京国际汉语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部招办主管傅强

组 员:周红梅、孟 欣、于 苒、豆丽玲

朱 威、沙海洲等。

三、项目内容及进度安排

序号 服务名称 服务内容

1 外籍居民汉语培训 招生:本项目将采用网络宣传、辖区推荐以及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进行招生,网络宣传包括: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社区官网、北京国际汉语学院官网及相关推广机构网站等。

师资:依课程类型聘请主讲教师,同时配备课程助教;聘请标准为:具备多年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中国文化体验课程聘请各大院校在专业领域的教授、副教授。

教材:北京国际汉语学院校本教材

进度:2015年10月13日—2016年3月4日。每期培训18周,每周2次课,每次2课时,合计72课时。

对象及人数:麦子店社区常驻外籍居民,每期约50人。

考核:为保障培训质量,汉语学院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及评价标准。即:出勤 + 平时成绩 + 期终成绩 + 汉语角。具体要求如下:出勤率达到90%以上;修满全部课程;成绩及格;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加汉语角活动。

后期:为考试表现优异的外籍居民颁发“麦子店社区汉语推广大使证书”。

绩效目标及预期效果:传播中国文化,让社区外籍居民通过了解中国文化从而对汉语学习产生兴趣,并成为推广中国文化的志愿者。参加汉语培训的外籍居民可以用汉语进行交流,方便其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

2 中外居民文化交流 2015年9月:邀请外籍居民与社区居民共度中秋之夜。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2015年12月:与外籍居民欢度圣诞节,使得社区居民了解西方传统节日文化

2016年 3月:开设文化讲座课程,剪纸、中国结。

对象:麦子店社区常驻中外籍居民,人数约每次50人。

绩效目标及预期效果:促进国际化,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培养社区居民的民族文化使命感,增强社区居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包容和谐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增进社区居民和外籍居民的了解和友谊,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中外居民都可以在这样的活动中找到归属感。

3 中国居民外语培训 每周举行英语角活动,请英语专业老师辅导。从2015年10份开始至2016年5月份,共32周,每周1次,每次2课时,合计64课时。

听英文歌曲,看英语电影学习英语,在真正的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

英语美文、报刊选读,让中国居民感受英语的魅力。

对象:麦子店社区常驻中国居民,每次约50人次。

绩效目标及预期效果:实现双满足,既要满足世界各国汉语学习者的需求,也要满足辖区内居民的英语学习和文化体验的需求,实现麦子店社区舞台国际化。中国居民经过八个月的英语学习,英语水平稳步提高,能够用英语完成日常所需的对话。至少学习二首经典英文歌曲,看过至少两部英文电影。

编辑:刘睿婧 日期:2015-11-09

 

 

  Copyright@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教育热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主办单位: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 服务热线:010-68987568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 邮编:100083
京ICP备 20019501号-1
联网备案号:1101080204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