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绩效目标
活动主要内容包括:
1、看北京、爱北京活动。活动通过组织队会、春游等活动,组织弱势儿童参观鸟巢、水立方等现代建设成就,参观故宫、颐和园、北海等历史文化古迹,通过对北京的璀璨历史和现代风貌的感知和志愿者讲解,使他们感受北京,爱上北京。
2、流动少年宫活动。针对弱势儿童缺乏兴趣培养机会的现状,选派专家、志愿者定期到社区、打工子弟学校、特教学校、福利院及薄弱学校组织开展科技、音乐、艺术、舞蹈、绘画、体育游戏等培训、兴趣小组活动和各类比赛等,让敏感的弱势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培养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爱心公益演出和师资培训活动。开展一次献爱心公益演出社会实践,让孩子们接触不同类型的人群,培养孩子的爱心,增加关爱他人服务他人的意识。通过和特校的孩子们开展游戏活动、平等交流,孩子们可以学习以平等、平常的心态与特校孩子相处,了解他们和我们的不同,体会他们的不便,理解他们的需求。
开展师资培训活动,提升课间操和相关舞蹈的教学水平,让流动儿童享受与本地儿童同等水平的艺术教学服务。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小橡树幼儿园、北京市海淀区校园舞蹈文化艺术培训学校、北京市丰台区华英培训学校等17所学校和社会组织将面对廊坊市特殊教育学校等弱势儿童集中的社区和学校,围绕上述内容将组织专家50人次、志愿者500人次和教师、工作人员400人次,开展各类活动50场,直接受益儿童约12000人次。
二、组织架构
该项目由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刘林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执行会长
副组长:吴凤臣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
杜松彭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监事长
马学雷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宣传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办公室组成人员如下:
主 任:马学雷(兼)
副主任:王耕
成 员:程琳 胡丽雷 陈玉梅 段志红 李丹 刘睿婧
三、项目内容及进度安排
1、看北京、爱北京活动
在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的统一协调下,负责组织专家和志愿者协助确定活动地点和联系参观单位,由8-10所学校组织周边社区流动儿童共约6000人,参观北京圆明园、颐和园、北海、长城、鸟巢、水立方、抗日战争纪念馆。活动共邀请专家24人次,工作人员约60人次,志愿者约100人次。
2015年8月:组织动员学校参加万名流动儿童看北京活动
2015年9-11月:组织6所左右学校开展看北京活动6次(具体日期待定),帮助媒体开展报道
2015年11月:组织已开展学校在学生中开展北京精神宣传
2016年3-4月:组织2所以上学校开展看北京活动2次
组织完成看北京活动的学校开展北京精神介绍
2016年5月:组织看北京活动总结会
2、流动少年宫活动
元素性舞蹈教学兴趣班:派遣4名老师在试点学校开展元素性舞蹈教学兴趣班。该项目每月开展4次,开展4个月,每次活动60人左右。累计总服务人数约2000人次。项目时间安排为9-12月。
社区兴趣特长班:派遣6名教师在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街道、和义街道及辖区学校辅导弱势儿童开展京剧、舞蹈、声乐、主持、美术和书法等学习并汇报演出。该项目全年开展16次,累积服务720人次。
开展艺术之星讲座,组织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街道、和义街道及辖区学校孩子及家长,每次1个主题,全年共4次,两个社区共计8次,每次参加预计人数200人左右,累计参加人数1600人次。
3、爱心公益活动
开展一次献爱心公益演出社会实践,组织北京校园舞蹈学校学生到敬老院单位参观、慰问演出、体验社会生活。此次活动由30人参加,预计间接服务人次400人次。
50个家庭和特校的50名小学(包括聋哑生和盲生)开展活动。包括盲童故事会、美术手工、团体手工创作、画脸、点球大战、我是你的眼睛、跳大绳比赛、拔河比赛和盲童一起的游戏和二人三足。
组织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街道、和义街道弱势群体孩子看一场文艺演出,预计参加人数共计100人。
艺术之星比赛:鼓励孩子敢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预计参加比赛人数共计400人。
艺术之星演出和展览:两个街道各组织一次,预计参加活动人数1000人。
师资培训活动:派遣4名舞蹈教师到试点学校进行《校园艺术活力操》的幼儿部分、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的教学指导,该项目每月开展2次,开展4个月,每次活动面向学校老师60名,累计总服务人数480人次。
编辑:刘睿婧 日期:201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