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
近年来,从中央到教育部都在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这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未来将把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教育部也力争在2017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教育部2016年的工作要点进行了具体的布置,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完善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纳入学分管理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建设全国万名优秀导师人才库,配合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办好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赛事,推动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推动各地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一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为此,在15年12月、16年2月和3月,我们分别在北京和广东举办了三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干训班,受到了参培的140所高校的260多名领导和教师的高度好评,认为培训课程体系成熟,具有模块化基础上的流程化、模型化,标准化基础上的数量化、文案化特点,易于教师复制教学和干部模仿运作,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培养干部教师的双创工作核心能力。
现由西安翻译学院承办“第四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干训班”:
一、培训对象:分管创新创业教育的校领导,创新创业指导部门、就业处、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的相关人员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教师。
二、报到时间:2016年5月21日,9点至21点。
1.创新创业导论;2. 高校创新创业意识引导与文化培育;3. 高校创新创业培训体系建设;4. 高校创新创业深度交流体系建设;5. 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设置;2. 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云库建设;3. 高校自有创新创业师资培训;4. 高校外部创新创业导师引进。
1. 大学生创新创业主体步骤;2. 五类创新创业核心能力;3. 六类创新创业职务能力。
1. 高校参加创业与商业大赛模式;2. 创业项目校内孵化模式;3. 创新创业项目校外企业协同加速模式。
张 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特聘高级职业发展指导专家,工信部信息中心培训中心特聘创业与企业实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企业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创业课程主讲教师,浙江大学、四川大 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创业导师,万学教育集团董事/执行总裁,北京华富嘉辰投资基金合伙人。
丘锡彬:首都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评委,教育部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工信部全国互联网应用创业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四川大学创新创业导师、吉林大学创新创业导师,全国“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唯一国家级双金奖获得者。
方铭洋: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创新创业课程主讲教师,主要讲授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与拓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有着深透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曾为希望集团、强生、龙湖、万科,苏宁等知名企业组织和策划多项企业内训并撰写职业能力提升方案。
九、培训证书:培训合格,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民办教育协会联合颁发结业证书。
十、报名方式:请将报名回执表于5月19日前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或微信形式发回。场地有限,额满为止。
编辑:赵希 日期: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