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国际化教育主要由民办的国际化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国际班进行。民办学校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公办学校在看到机会后也在近十年内快速跟进,并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逆袭掐尖,吸引了很多高分阶段的学生。
公办学校利用国家财政多年投入积累的品牌、师资和设备设施等资源举办高收费的非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国际化教育,已为各界广为诟病。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出台政策规范并限制公办学校的国际班,可能也说明了未来趋紧的发展趋势。
民办学校的社会责任定位就是满足人民的差异化、特殊化、高端化的需求,因此在国际化教育的方向上潜力无限。民办学校根植社会,贴近百姓,基于社会需求而生存,获得人民认可才发展,自身质量必须过硬才能获得未来。
为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组织全国民办中小学领导赴英洽谈合作。本团20所学校30位校领导在首都机场的全家福。

作者:邓玉
编辑:赵希 日期:201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