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0 日,针对近期引起热议的南京市“减负=制造学渣”话题,南京市教育局回应称,是由于“存在对督查工作理解不准确、执行规定简单化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和部分家长的误解。”
据悉,10 月-11 月,南京按照上级部署,全市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问题专项整治专项督查行动,重点是对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等工作进行督查。
而近日,一篇名为《南京家长已疯》的文章刷屏,文中描述了南京市推行减负政策下的种种现象:“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突击检查学校,甚至查看学生书包里有没有卷子,课外辅导教材,作业本”等等,以及随之而来的家长焦虑:“南京家长在快乐与痛苦的交织中,终于疯了”,进而猜测“面临这一浪接一浪的素质教育改革„„也许,用不了多久各位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活泼灵动、热爱生活、轻松愉悦、心智健康的学渣。”
与此同时,10 月 28 日,浙江省教育厅会同省委网信办等 14 部门联合起草《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规定初中生晚 10 点未完成作业可以拒绝写,小学所有学科不得组织期中考试,严禁发布考试成绩和排名等等。同样,引起了强烈的反弹。
10 月 30 日,南京市教育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对此事进行回应。南京市教育局称,全市各级教育部门、义务教育学校聚焦存在问题进行排查,整治纠正不规范的办学行为,“但同时也发现存在对督查工作理解不准确、执行规定简单化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和部分家长的误解。”南京市教育局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要准确理解工作要求,纠正违规考试、违规排名、超前超标教学等不规范办学行为。符合教学规律的作业、考试、教育评价应继续坚持,并不断提高其针对性、有效性。要在把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减下去的同时,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要开齐开足体育课、艺术课、劳动课、心理健康课、社会实践课等,努力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南京市教育局还指出,要规范执行上级要求,防止和纠正执行简单化、形式化、机械化现象,持续推进规范化办学。对于督查整治中发生的偏差,要及时纠正,确保义务教育规范有序发展。
来源:新京报